一直以来最想去划船野营的地方就是Killarney,无奈总也订不到心仪的Killarney Lake和OSA Lake。今年和小伙伴们划船出行几次后又心痒难耐,终于下定决心要在秋色中走一趟Killarney。几经波折,最后不得不提前一周才勉强订到Kakakise Lake。一路过去要走一段860米的Portage,要想去Killarney Lake还要扛船再走1400米才行。没想到注册的时候居然捡漏换到了梦寐以求的Killarney Lake。看来有梦想就一定要坚持不懈,说不定在不经意间就实现了呢。
整装待发
从George Lake登船,一路先向北再向东。湖面上稍稍有些顶风,但划起来并不算吃力。如今秋色初现,两岸浓郁的绿色中加杂着些许金红。我们一路没有停歇,径直来到最东端的Portage。
George Lake和Freeland Lake之间的小溪,上游是一个巨大的Beaver Dam
Guanwei爱惜他的鸟包,因此背的是十多年前Backpacking时用的背包。这包设计太过简陋,背着很不舒服
短短45米的Portage后就进入了Freeland Lake。此时湖面收窄,风感觉小了许多,划起来轻松了不少。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一对Portage时先我们下水的年轻人,这样的场景令我们吃惊不小,要知道一直以来我们俩划船的速度极慢,从来都只有被别人超越的份。
横穿Freeland Lake后再经过400米的Portage就进入了Killarney Lake。Killarney Lake坐落在Blue Ridge和Killarney Ridge之间,白色的石英岩和粉红色的花岗岩环绕四周。白山碧水中诠释着Killarney最经典的美景,一如十多年前初见时的惊艳。
途中遇到一只还未成年的Common Loon
沿着弯沿的水道转过几个湖湾岸边就陆续出现一个个的营地,我们来的还算早,居然有好几个营地还空着呢。Killarney Outfitter网站上推荐的是#18,想来这么热门的营地应该很抢手吧。保险起见我们经过#21的时候先留下行李占个地方,随后继续向前探查。很快我们就发现#18竟然还没人,真是意想不到啊,于是赶紧搬装备上岸。
因为18和21两个营地离得很近,Guanwei便一个人划船回去取行李。这一个人既划船又掌舵还是挺艰难的,Guanwei甚至想出了双桨并用的方法。
踌躇满志,有点水上大侠的派头
找好了营地,终于可以安营扎寨了。傍晚预报有阵雨,因此当务之急是把Tarp支好。我们的Kelty Tarp尺寸是12x12,按说4米见方是很大的面积了,可是以前每次搭的雨棚不是哨雨就是积水,最后干爽的地方总是变得越来越小。这次出发之前知道会赶上下雨,因此特意去网上找了一堆How to教程让Guanwei学习。这一次他试用了Ridgeline的方法,一边压低,另一边稍稍抬高,既挡风遮雨,又视野开阔,最关键的是地方宽敞啊,两个人加上所有的装备,还有干柴都遮住也不觉得拥挤,堪称此行最大的收获呀。
几经改造的滤水系统,如今已经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,几分钟2升净水就可以放心享用了。
支好帐篷,搭好雨棚,再漫山遍野的去捡干柴。天色将晚之时阵雨如约而至。我们躲在雨棚下做饭吃饭,宜然自得。
天黑之后点起篝火,两个人不遗余力的劈柴纵火,只不过是为了那两块烤红薯的香甜软糯。
周日的清晨秋风瑟瑟,天气阴沉欲雨。原本并不艳丽的秋色倒显得浓郁了许多。
早饭后一杯香浓的咖啡,精彩的一天由此开始。
几只花栗鼠是这营地的常驻居民,每天早晨定时在大树上卖萌
今天没有啥具体计划,就是在附近漫游而已。吃早饭时研究了一下地图,发现营地离 The Crack很近,于是我们准备找条野路走过去看看。谁知走出营地没多远就进了密林,树木丛杂,根本没法走。想来那里已经去过很多次了,于是果断放弃。
走路不成就改划船吧,于是我们带上吃的喝的驾船出巡。Killarney Lake面积很大,岸线蜿蜒曲折。我们绕过扎营的小小半岛,一路向东北开始在湖中游荡。云雾潦绕中的The Crack,曾经无数次在那里俯瞰湖光山色,如今泛舟湖上,完全是别样的感受。
不远处的对岸一个Portage的标记隐约可见。看看地图,那是通向Three Narrow Lake的小路,全长3公里啊!这得有多强的体力才行啊!我们上岸晃悠了一圈,小路近挨着一条小溪,溪水潺潺流过彩色的山岩,很是独特。
离开Portage入口继续向前就到了24号营地。看看这里已经空出我们便弃舟登岸上去考察一番。这个营地条件真不错,地方宽敞,视野开阔,景色无敌。
尤其是营地后面居然有条小路可以一直通到山脊之上。登高远望,Killarney Lake静静的卧在葱茏的群山之中。待到晚秋时节又会是一幅秋色无边的美丽画卷。
携手并肩,看江山如画
雨后红艳艳的枫叶,秋意渐浓
离开24号营地后天空飘起了细雨,我们继续向湖的最东端划行。Site #15坐落在一个小岛之上。狭窄的水道尽头就是通向Norway Lake的Portage
环岛Hiking一周,在岛的最西端远眺Killarney Lake
营地里的鲜灵芝,好像还被贪吃的松鼠啃了一口
在这里我们还遇到一对要去Norway Lake的年轻人,两人冒着雨在小岛之间转了半天也没找到Portage的地方。我俩连忙在手机的PDF Map上给他们指明了方向, 这个PDF Map的App还是很好用的,尤其是和Jeff's Map相结合,比Garmin的专业GPS都方便。
自从买了GoPro,Guanwei真的是爱不释手。什么5D3,大变焦统统丢在脑后,只见他沿途自拍杆不离手,俨然变身为自拍达人。
离开小岛,雨竟然越下越大了。我们赶紧在Portage的地方登陆避雨,等雨停之后赶紧划船返回。雨后的湖面微风不举,波澜不惊
快划到The Crack的时候雨又下了起来,我们就这样冒雨回到了营地。脱下湿漉漉的冲锋衣裤,换上一身干爽的衣服。泡上一杯热茶,一杯热巧克力,细雨蒙蒙中躲在Tarp下悠闲的吃着零食,看看书。
晚饭过后天很快黑了下来。我们捡来的劈柴一直都放在雨棚下面,晚上点起篝火易如反掌。入夜依旧是秋雨绵绵,那雨丝细密得几乎无从察觉,也不曾留下任何的声响,真真是润物细无声呢。我们俩打着雨伞依偎在篝火边,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,小心经营着那一塘温暖的营火,还有那炭火中的两块烤红薯。
周一终于雨过天晴。朝阳缓缓的点亮了白石山,以及山间的秋色
云开雾散,阳光明媚
早晨收拾东西拔营起寨,随后我们离开Killarney Lake,向西经过另一段400多米的Portage就来到O.S.A Lake。蓝天下的石英岩显得愈发高耸。
O.S.A Lake原名Trout Lake,如今的名称是为了纪念保护这片净土做出巨大贡献的Ontario Society of Artists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Group of Seven画家之一的A.Y.Jackson。也正是因为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,这里最终成为了省立公园,优美的自然环境得以保护免于开发破坏。
我们弃舟登岸,一路四肢并用,顺着陡峭的山崖爬到山顶。
艳阳下的O.S.A Lake眉目如画。
同样是白石山环拥下的一泓碧波,湖中散落的一个个小岛为幽静的山水添了几分灵秀。
下山之后我们继续在湖面荡舟。还登上一座孤松挺立的小岛悠闲的吃个午饭。
Guanwei坚持要在岛上支起帐篷,美名其曰宣誓主权,其实是为了把帐篷晒干。青山碧水之间我们的红色大帐份外鲜艳夺目。
青山碧水间与你为伴
行程中最艰难的是从O.S.A Lake到George Lake的一段Portage,全长1300米,而且起伏很大。想当年隆冬时节我们和小分队的伙伴们曾经试图沿这条小路从George Lake走到O.S.A Lake,结果由于准备不足最终半途而退。如今Guanwei背着20多磅的背包,扛着近40磅的Canoe,其余40多磅的装备都交给了我。开始时的一路上坡真伤啊,我几乎用尽了洪荒之力才算爬到了坡顶。
除了爬坡,更艰辛的是一路上要跨越无数障碍物。这是一条Unofficial的小路,沿途有很多一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倒伏在地,横亘路中。 每次都得是Guanwei将船头放低顶着地下,我在后面高举双臂撑住船尾,等他翻过树干之后再把船扛起接着走。如此反复数次,一路走下来真是辛苦啊!
Portage结束,在George Lake边休息了半天才继续划船回到岸边。原本还想在Killarney Outfitter看看二手船,没想到他们已经快下班了,之后作罢。回程时天气从阳光明媚变成了阴云密布,日落时分正好经过Parry Sound。恍惚记得这里有个瞭望塔,但是从来没有去过,于是赶紧在手机上Google一番,终于在红日西沉之时爬到了塔顶。
想象中的彩霞满天终究没有出现, 天际间的一线彤云却也无比绚丽
无论是阴沉的天空,绵绵的秋雨,还是阳光明媚,蓝天白云,天气的变化已经不再影响心情的舒畅,一切顺其自然就好。荡舟在Killarney最美的湖中,享受着恬淡从容,岁月静好。
1 comment:
自拍达人,嘻嘻😁
Post a Comment